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4-09-24 11:39:06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范文(精选20篇)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范文(精选20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必备】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刷子李高超的刷墙技艺,想象刷子李刷墙时的风采。

2、能抓住重点句段反复朗读,体会文章是怎样表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的,感受独特的语言韵味。

教学难点:

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了解冯骥才和他的《俗世奇人》,收集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

看了刚才的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

是的,他们都是一个个身怀绝技的人,著名作家冯骥才在《俗世奇人》就记载了民间许许多多身怀绝技的奇人。今天我们就去认识其中的一位。

2、出示课题:刷子李

齐读、把第二个字念轻声会更好,一起读

3、从课题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姓李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技术高)

4、是的。在天津卫这个地方,某一行有绝活的人,人们用他的行当加姓称呼他。比如在天津,有个姓张的,泥人捏得特别好,就叫他

二、初读课文

要求:1、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2、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难读的)读

2、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随机板书:技艺高超

四、感悟文本

(一)正面描写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刚读了课文,我们知道了刷子李是个粉刷技术非常高超的人,课文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了?

(2)出示第一自然段

(3)自由读边读边找哪些地方体现了刷子李的技艺很高超?

(4)交流:

a:如同升天一样美

感受到什么?(如同仙境)技艺高超

师: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b:干完活,绝没有白点

1、你见过粉刷吗?是怎么样的?干粉刷匠身上没有白点,难吗?

2、但刷子李粉刷时却引读2、3句

3、奇不奇?哪里奇?板书:规矩奇

刷子李简直是跟黑较上了劲,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词语来概括(黑衣无瑕)

(5)这只是个传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一起去看看刷子李是不是真的有这么高超的技艺?

2、学习第五自然段

(1)、哪个自然段是写刷子李刷墙时的情景?

(2)快速浏览第五自然段,找找哪些句子写出了刷子李的技艺高超?

(3)生汇报,师出示

匀匀实实一道白

啪啪声里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

(4)请同学们读读这几句话,对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看看感受到了什么?

第一句

1、指名读

2、你感受到了什么?(抓匀匀实实透亮清爽)

3、能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第二句

1、指名读从他的朗读中你关注到了哪个词语?(悠然悠然)

2、从这两个悠然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随机板书:动作奇

3、我们也来做一回刷子李,悠然地刷一次墙壁生动作模仿

4、这时,你觉得刷子李成了一个什么家了?

5、把你地感受送到句子中指名读(啪要读得干脆)齐读

第三句

1、指名读你又有什么想说的?(天衣无缝技术高超像美术家)随机板书:效果奇

(5)读到这里,我们知道为什么称他为刷子李了吧?

用好一个刷子李开头,齐读上面的四句话(做修改)

(6)对刷子李的高超技艺,还仅仅是传闻吗?我们已经(眼见为实)了

(7)再次齐读第一自然段(肯定的语气)

(二)侧面描写

1、我们刚才亲眼见证了刷子李高超的刷墙技艺,那么他的徒弟曹小三一开始就相信了吗?(半信半疑)他是怎么做的?

快速浏览69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句子读读

2、出示:每一面墙刷完,也没发现。

(1)自由读

(2)体会到什么?板书:佩服

(3)居然?课文的哪个地方也写到了事情出乎曹小三的意料?

3、出示:当刷子李刷完出现一个白点

(1)齐读

(2)刚刚还是对师傅佩服的五体投地,转眼间,在曹小三的心目中,师傅的形象(轰然倒地)板书:;失落

(3)那事实真像曹小三想的那样吗?(不是,是烟洞)板书:敬佩

(4)指板书,曹小三的心理活动可谓是一波三折,如果把小三当时的心理活动写具体,那曹小三的形象就更具体,更丰满了。

4、出示练习题,用几句话写出曹小三的心里活动(任选一题)

(1)当小三在师傅的黑衣上找不到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时,心想:

(2)当小三在师傅裤子上发现一个黄豆大小的白点时,心想:

(3)当小三明白白点原来是师傅抽烟时烧的小洞时,心想:

5、交流

6、课文学到这儿,我们知道这片文章主要是写刷子李粉刷技艺的高超,那文章为什么要写曹小三呢?是不是多此一举了?

7、在小三向刷子李学艺的过程中,你明白了什么?

五、推荐阅读:

冯骥才的《俗世奇人》的资料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黄山奇石的神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

2. 知道课文写了黄山的哪些奇石,具体写了哪几块奇石的样子,了解主要内容。

3.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解释指定词语。

4. 读懂第1、2段课文。

5. 认识并列段式,能读懂第2自然段是怎样具体写两块奇石的形状,又是怎样把并列的两个内容连接起来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并列段式,读懂用并列段式写的第2自然段。

教学难点:读懂第2自然段是怎样把黄山奇石的样子写具体的。

(三)教学准备

1. 课文朗读录音;

2. 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师板书:“黄山”)同学们,你们去过黄山吗?谁能介绍一下那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2.师简介 ……此处隐藏18864个字……山水花鸟的特点,写得很美,也写得很整齐。

六、写字指导、讲评。

重点:色、声、无、惊。

以上就是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学案例全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教学设计方案 篇19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抒发感情的表达方法。

2、积累优美诗句,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乡、思友之情。

3、学生通过读故事,体会诗人写诗时对运用字词的认真态度,领悟到汉字的意趣和蕴味。

【教学重难点与突破方法】

1、教学重难点:

体会抒发感情的表达方法。

2、突破方法:

与课文结合,反复体会,老师适时指导。

【教学准备】

1、生回家充分预习,读熟日积月累。

2、回忆课文内容,准备交流平台。

【教学程序】

一、交流平台

1、生齐读交流平台要求,思考:

交流平台让我们交流什么?

2、师生共同讨论,交流的内容:

⑴ 本组课文是通过哪些人、事、景、物来表达思乡感情的?

⑵ 自己的习作是怎么表达思乡感情的。

3、生讨论,共同总结。

二、日积月累

1、生自读日积月累部分的内容,思考:这些句子都是讲什么的?

2、讨论得出结论:

积累表达乡思的诗句。

3、生在小组内讨论,这些句子都是什么意思?

4、全班总结: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的意思是:在空旷的天宇之下,我思乡的心情更加迫切了。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这句诗中的游子指的是李白。所谓浮云游子意,人们拿浮云比游子,是说他们的行踪都是飘浮不定的。这句诗的意思是:浮云整日飘来飘去,远去的朋友已好久没有相见了。可以看出诗人心中充满思念和惆怅。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意思是:他乡的树已经落叶了,夜里,在寒冷的灯光下,也是飘泊他乡的孤独的人啊。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意思是:如果明月有情的话,它应该认识我啊,因为每年我们都能在他乡相见。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意思是:家乡只在我的梦里,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呢?你看那春天的江面上来来往往的人,有几个是回去的呢?

江南几度梅花开,人在天涯鬓斑白了。意思是:记不清东南的梅花开了有多少次了,离开家乡的我已是双鬓斑白了。

5、师引:这些写思乡的诗句,又是通过写什么样的人、事、景、物来反映自己思乡情的呢?

6、生讨论。

7、生交流这些句子的原诗是什么样的?

(有能力的就多交流,没有的多积累。)

三、趣味语文

1、生自由读文,说说主章主要讲的是什么?

2、生讨论,这个故事趣在哪里?

3、师出示全诗:

题李凝幽居

贾 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生,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4、生讲其它趣味语文故事。

【同伴互评】

此设计条理清楚,有比较强的操作性,口语交际部分,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总结得出交际的内容,这样让学生会有话可说。日积月累,让学生明白每句话的意思,这样有利于学生语言的积累。

如果能拓展一些相关的资料在里面,相信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知识。

  教学设计方案 篇20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喜爱大自然,喜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情感。

2、知识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优美段落。

3、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在读中品词、品句,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及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2~6自然段,描写海水、海底、海滩、海岛的景物特点。

【教学模式】

情景教学。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齐读课题两遍。(出示课题)

2、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自然段,谁自告奋勇起来读一读。

3、第一自然段向我们介绍西沙群岛是什么样的地方。

(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可爱)

这是在总说西沙群岛。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我国南海的宝岛西沙群岛去看一看。

二、学习课文2~6自然段

三、自由朗读2~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2~6段共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几个地方?(点名回答)

四人小组自由选择学习2~6自然段。要求是:每到一处你都见到了什么?他们的特点是怎样的?你能读出他们的特点么?

四、汇报情况

1、海水:

⑴ 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是什么意思?

⑵ 那些词可以看出来?

(此处播放海水图,让学生欣赏,体会。)

你能读出海水的美么?(同桌读一读请人读)

⑶ 你能找出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原因?

(投影海底结构简图)

请人朗读,老师指导。全班读。

2、海底:

四人小组读,说一说海底介绍了几种景物?

你可以读出它的特点么?

懒洋洋、威武怎样读出来?请人读一读。

想读的站起来读,加上动作。

有的有的有的说明什么?

还有那些词看出鱼多?成群结队、各种各样、多得数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你可以读出鱼的多么?(大屏幕出示以海底图片为背景的文字)

同桌读──请人读──全班读

3、海滩:

四人小组读,说一说海滩介绍了几种景物?

贝壳和海龟给你留下什么样的映象?(贝壳奇形怪状、数量多,海龟有趣)

那些词可以看出来?拣不完、颜色不一、千奇百怪(演示贝壳、海龟图)

你认为应该怎样读?自读──指名读

4、海岛:

愿意读海岛的同学自己起来读

海岛的最大特点是什么?(鸟的天下)总说

从哪些词表现出是鸟的天下?

主要抓住厚厚的、各种、遍地、堆积等词来理解。(播放海岛的画面)

男孩,女孩比赛读。

五、朗读竞赛、作品展示

1、自由组合、自由选择2~6自然段来读:

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2、汇报读书情况,全班推选一个小组为优秀奖,其他小组为激励奖。

3、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图。并且介绍他的画。

六、学习第七自然段

抓住日夜守护、必将、更加来学习,体会战士们为保护祖国而付出的努力。

七、总结全文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范文(精选2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