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4-09-24 11:27:41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锦集10篇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锦集10篇

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意义。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感悟冬天的美丽和魔术的神奇;

2.能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地读课文,读准字音;

3.认识15个生字,会正确书写“衣、变”两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认识15个生字、会正确书写“衣、变”两个生字。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录相、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魔术吗?你们见过魔术师会变哪些魔术呀?

2.今天,我们也特意请来了一位魔术师,这位魔术师就是“冬天”。

这节课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就叫《冬天是个魔术师》。

3.揭示课题。

板书:冬天是个魔术师。留意“冬”这个字的写法。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让我们走近冬天去看一看吧!

播放录相(冬天的景色录相片)

2.你们刚才看到了什么?

(学生根据录相的内容回答出冬天的景色特点。)

3.范读全文。

4.听了老师读课文,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图片:雪花白雪小朋友们

5.学生自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画下来。

6.听丁丁读课文,做好指读姿势,当遇到做标记的字要仔细听。

7.想一想,你平日都爱用哪种识字方法?(问老师,问同学,看拼音,联系上文猜读。)

8.请同学们选择你们常用的识字方法,学习不认识的字。

9.2人一组互相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随文识字。

1.冬天这个魔术师都变出了哪些魔术?快来读读吧!

课件出示课文第1、4自然段。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1、第4自然段。

(2)指名读。

(3)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

(4)词宝宝们都跑出来要和你们交朋友,你们认识他们吗?

都来读读吧!(课件)

冬天、魔术师、青蛙、刺猬、熊、蛇

围巾、棉衣、手套、衣柜、跑出来、街上、变胖

(5)词宝宝都跑回到课文中去了,现在你们还认识他们吗?

谁再来读读?

引发:魔术师一变,谁都不见了?它们去哪了儿?(冬眠)

都有谁又跑出来了,它们来干什么?

2.人们穿上厚厚的衣服,来到街上,他们又看到了魔术师变魔术了。

快读读课文第2、3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2、第3自然段。

(2)这里又跑来一些词宝宝,谁认识,就抢答出来。

课件出示:满天、飘起、雪花、一会儿、大地、变白、湖面、很快、变成、玻璃、那些、红色、黄色、叶子

指导读音:

yīhuìerbōli 一会儿玻璃

(1)词宝宝都跑回课文中去了,自己再读读课文吧!

(2)人们都看到什么了?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第2、3自然段内容回答。)

3.认生字。

(1)看课文中的认字表,两人互查,如果对了画“√”。

(2)学生选自己认识的字教大家读。

(3)抢读。

(4)引导学生探究:“地”应该怎样读?(d@),在课文中应读什么音?找出来再读一读。

课件演示:他“呼”地(de)一吹。“地”是个多音字。

四、巩固识字

1.让我们来做个猜字游戏吧!

一个同学上来,蒙住眼,老师向全班指定一个字,全体学生默记在心,蒙住眼的学生来猜字。

猜字游戏进行时,老师重点指导下面几个字。

(1)巾、色:谁能给这个字组个词?(毛巾、纱巾、红领巾);(颜色、色彩、红色、彩色、五颜六色)

(2)冻:这个字是谁和谁组成的?

(3)地:让我们再找出和它长得像的朋友。(地——他、她)

(4)衣、变:看到这个字,你想提醒大家什么?

(5)冬、冻:我们学过哪些和它读音一样的朋友?(冬—东、冻—动)

2.指导书写:(课件演示:衣、是、变、冻)

(1)学生认读。

(2)观察:你们认为哪个字难写?(学生任选)

(3)指导书写,演示笔顺。

一遍:请看清字的笔顺。

二遍:请认真看每一笔的书写位置。

(4)书空。

(5)在本上练习书写。

五、回归整体,再次巩固。

1.看冬爷爷将生字宝宝们变到哪里去了?都回到课文中去了。

大家可真高兴,让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读一读课文吧!

你们想用什么方式来读?

2.你们还想看魔术师的表演吗?冬天还会变那些魔术?

六、总结

1.听了大家的发言,你们想说些什么?

(冬天的魔术真多呀!冬天的魔术真好看呀!冬天的景色真美呀!)

2.课件演示:冬天的本领真大呀!

3.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这句话。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要求

1.认识6个生字,学会10个生字,积累“海鸥、褪色、瞻仰”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

3.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四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懂得动物和人类是好朋友,激发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整体感知,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理清文章的条理,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

3.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理清文章的条理,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

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

……此处隐藏12812个字……p>

2、 说说短文主要讲了什么?

3、 你从良子身上学到了什么?

4、 讨论:如果妈妈让你一个人去买东西,你知道该怎么做吗?

第一, 要当心路上的车子;第二,千万不要把钱弄丢了;第三,买东西时,声音要大;第四,别忘了找钱。

5、 分角色读短文

6、 小组表演良子独自买东西的过程。

二、 说说你自己第一次买东西的经历。

第四课时

一、口语表达

1、 出示自己买的商品,观察这个物品的形状、大小、质地、其他特点。

2、 抽一学生上台介绍,大家评议他的表达是否准确、清楚、有序。

3、 分小组交流。要求:

(1) 说话的声音要大

(2) 把商品介绍清楚,话要说得完整连贯。

(3) 说话要有顺序。

4、 推选代表全班边展示边介绍。大家再次评议。

二、 亲身体验,没有买过东西的同学去买东西,在买东西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和注意体验。

第五课时

一、 回忆《第一次买东西》中良子的经历。

二、 说说自己的做法,有什么感受,周围人有什么反映。

三、 提示学生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说,注意要有条理。

四、 学生打好初步提纲:去买——买(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周围人反映)——买回(感受)

五、 学生间先说一说,然后用笔写下来。

六、金钥匙阅读说明书

1、 发动学生带说明书到校,互相交流。

2、 按金钥匙中的提示:阅读“使用说明”和“注意”,看青食品和物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3、 说说看说明书的必要性,体会说明书的语言特点。

教学设计方案 篇10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初读课文。认读要求会认的生字及会写的生字。

2、借助学生自己的识字经验来识记、书写本课7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3、再读课文,能熟练、流利地朗读。从读中巩固生字音与形。

教具准备

字音、生字、新词卡片、田字格小黑板、鸟叫声录音磁带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营造气氛

同学们,我们都看过小鸟,还听过各种各样的鸟叫声!你们听(播放鸟儿的叫声磁带)你们从这些鸟声中听出了一种怎样的心情?(欢快)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来学习一篇美丽的课文。

出示课题:父亲和鸟

三、 教师范读,学生感悟

1、教师范读本课,学生感受,初步感知本课的人物、时间、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通过听老师范读,说说本课有哪些人物(“我”和父亲)。讲的是什么时候?(“我”的童年)是在一天清晨,父亲与我在树林边。

三、借助字音,熟读课文

1、教师出示字音卡片,学生准确拼读。注意“喃”字没有后鼻音,“ ”是直呼。

2、字音与字形相结合,学生认读。注意与同音字、音近字比较。例:未——味,农——浓,南——喃,吾——焐,恩——

3、指名朗读,或以开火车形式朗读,对读不准的读音,要予以及时纠正,并鼓励学生加强练习。

4、自己借助字音,熟练朗读,要求读流利。

5、指名朗读课文,分组进行“夺红旗”比赛朗读。全班齐读课文。

四、识记字形,书写生字

1、出示“喜、夜、重”等生字字音,指名读,随时纠正读音。注意“重”是翘舌、后鼻音。

2、小组合作,分析字形:共同分析每个生字可用什么方法来识记。

3、小组汇报识字方法,师生共同评价、订正。

4、采用开火车,找朋友(偏旁组字)让学生熟练认识生字。

5、老师在田字格中书写,学生观察书写笔顺与结构。

6、学生临写,教师巡查,指正。

五、朗读课文,巩固字音

1、学生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熟读,理解感悟课文内容,认识、了解小鸟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尤其是小鸟的爱护、珍惜之情。

2、能用“快活”说一句话,理解并掌握课后新词。

教具准备

1、鸟儿鸣叫歌唱的录音带。

2、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分组朗读课文,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最流利通畅。

二、感悟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读出感情来,边读边体会内容,并标出各自然段的序号。

2、几位同学朗读全文,大家评一评,读得准不准,好不好。

3、通过朗读课文,请用“最喜欢┅┅还有┄┄”说说父亲喜欢什么?带着十分喜爱的语气来读第一段话。

4、找一找,这个故事发生在我的什么时代?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候?在哪儿?学生用叙述、平缓的语气朗读第二段话。

5、自读第三、四段,找出不理解的词语;不明白的句子。

6、教师出示课文插图,理解“雾朦朦”。自“自言自语”的一句话理解“喃喃”。学着用若有所思的语气朗读这一段。

7、朗读“┅┅并没有┅┅也没有┅┅”带上自己奇怪、疑问的语气。教师引导提出问题:为什么我没看见一只鸟飞,没听见一声鸟叫,爸爸却说:“林子里有不少鸟。”

8、自读第五、六段,找出父亲说有鸟的根据。教师总结:是因为无风,叶子在动,还有鸟味。指导用轻轻的、生怕惊动小鸟的语气来读。

9、读读课文第六段,看看我有什么发现吗?教师小结:我只闻到浓浓的草木气味,没有闻到鸟的气味。指导用疑问的语气来读。

10、学生同桌分角色朗读7——11自然段。老师扮演父亲,同学们扮演“我”,全班共同参与,感受人物对话。

11、学生说一说“鸟的气味”从哪来?什么时候是鸟最快活的时候?

12、播放鸟儿歌唱的录音,观察图中父亲说话的神情,引导理解“快活”。同学们试者谈谈自己感受“快活”的时候。在理解感情的基础,用“快活”说一句话。教师适机表扬。

13、学生自读12——16自然段,说说从这几段中又掌握了什么有关鸟儿的知识。

14、教师引导理解“为什么在鸟儿最快活的时刻,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15、理解最后一句话,说说我为什么为父亲不是猎人而高兴。

16、男、女生合作朗读关于父亲和我对话的这几个自然段。

17、出示课后“我会读”的词卡,请同学们接力读词语。并学习“雾蒙蒙、热腾腾”说几个结构相同的词语。再说几个与“浓浓的”结构相同的词语。

三、感情升华

教师:学了这篇课文,你们知道了什么知识?你们了解了这个小秘密,会不会去伤害小鸟呢?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鸟类朋友呢?(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锦集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