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范文5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设计方案 篇1《世界多美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世界多美呀》是国标本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它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出现,借一只刚出生的小鸡的口吻,叙述了她认识世界的全过程,从中感受大自然之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课文以两条线索展开,一条是小鸡孵化过程中的变化,另一条是小鸡对周围世界认识的变化。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课文,了解小鸡的孵化过程,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2.有一只小动物也说“世界多美好呀”,板书课题。
⑴读准“也”的音,是翘舌音不是平舌音。
⑵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4.你们问题的答案就在书中,下面我们来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再读课文,把生字词和小节号画出来。
3.检查自学效果。(出示生字词)
⑴自己读读生字词,想想:在字音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同学的?
⑵正音。
⑶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把生字词带入课文再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4.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
三、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1.再指名朗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中“世界多美呀”是哪只小动物说的?
2.它是什么情况下说的?
3.你也能像刚才阿姨一样,把这篇课文读给大家听吗?
(1)、 自读,指读,赛读。
(2)、 全班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
书读得好,字也能写得好。
1.出示生字卡片,巩固生字读音。
教学“羊字头“。
2.看课后笔顺表,自学生字的笔顺并描红。
3.反馈检查“世、美”的笔顺。
(1)、 指导写字。
(2)、 师范写四个字,生描红、临写。
(3)、 生写剩余的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这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出示课题)
指导美读
2、那就让我们跟随小鸡一起去欣赏那美丽的世界吧,高兴吗?
3、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蛋壳里的小鸡先是——睡着的,后来——它醒了,看见四周——黄乎乎的,小鸡想:——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呀!
(边引背边看动画)
出示: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呀!
二、品味童话(一)
1、咦,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呀,蛋壳里又是那么小,那么闷,小鸡我可是呆不住了,猜猜看,调皮的小鸡会怎么做呢?
(小鸡用小尖嘴啄蛋壳)
2、是呀,小鸡开始用它不安分的小尖嘴啄蛋壳儿了。
(边看动画边引读)
瞧:——“它啄呀啄呀,啄了很久,才啄了一个小小的洞眼。”
3、(出示)请小朋友们自己去读一读这句话,看看你能读懂些什么,把你读懂的在小小组里交流一下。
汇报
是啊,小鸡啄蛋壳可不容易了,辛苦级了,能把小鸡的辛苦读出来吗?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让他给你指点以下。
个别读评价(好在哪里?哪个词读得最好?)
4、好不容易啄出了这么个小小的洞眼,小鸡终于舒了一口气,它呀,忍不住通过洞眼望了出去,猜猜看,小鸡会看到些什么呢?
(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尽情地说)
5、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看动画)
6、出示:“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指名读
7、黄老师有个问题不明白了,“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这几个词表示的都是什么呀?
(表示颜色)
8、小朋友们真是聪明,在你们的帮助下,我终于明白了,现在我已经能把这句话背诵出来了,想不想见识一下?
师故意背错少了“湛湛”、“茵茵”、“澄澄”,让学生发现
为什么不能少呢?相机出示这三个词
指导美读评价
9、你们还知道哪些景物也是蓝湛湛的、绿茵茵的、碧澄澄的?在小小组里说说看。
10、多美的颜色呀,让我们再一起美美地读好这句话
三、品味童话(二)
1、假如你现在就是蛋壳里的小鸡,你看到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2、那小鸡的表现究竟怎样呢?请小朋友自己去读一读第三自然段。
汇报
(1)“原来世界这么美丽呀!”(相机出示)
a、小鸡以前是怎么想的呀?
b、小鸡现在终于明白了,(引读——原来世界这么美丽呀!)
c、以前不怎么明白,现在终于一下子想明白了,多开心多高兴啊,我们可以用上一个成语宝宝——“恍然大悟”(出示读)
d、谁来恍然大悟地读好这句话
(2)那小鸡又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看动画)
相机出示相关段落
是呀,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小鸡可高兴了,它用翅膀——一撑,就把蛋壳——撑破了,它——叽叽叽地叫着,慢慢——站了起来。
(3)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美美地读好这一段,注意要读出小鸡的高兴、快乐。
你准备怎么读?
3、现在就让我们都来做一回快乐的小鸡,我们用翅膀一撑,就把蛋壳撑破了,我们叽叽叽地叫着,慢慢从蛋壳里站了起来。让我们尽情地享受美丽的大自然吧。瞧,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现在,你最想说什么,做什么呢?
(引领生各抒己见)
4、这么美丽呀,喜欢吗?那还等什么,让我们一起唱起来,跳起来,去和美丽的大自然拥抱吧,让我们一同去郊游吧。
四、品味童话(三)
1、看我们唱得那么热闹,一个小动物朋友也被吸引过来了,猜猜是谁呀?
2、是啊,刚从蛋壳里站出来的小鸡也来了,瞧——(贴出小鸡图片 ……此处隐藏1955个字……>第四、教法和学法。说明选择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的>学习方法及依据。
第五、教学过程安排。
第六、板书设计。
3、其他要求
(1)在教学过程设计时,要说明所设计教学环节的意图及理论依据。
(2)教学设计中尽量体现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思想,体现教师本人的教学理念和观点。
4、截止时间
20xx年11月6日。
方案二:教学设计评比活动方案
一、主题
课堂教学特色教案(教学设计)要求:充分体现学科教学特点,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效结合,具有可操作性和说服力。
二、具体要求
课堂教学特色教案(教学设计),必须是本人认真设计的真实成果。在设计中要求做到《标准》、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符合学生及小学学科教学实际,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突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特色。
1.特色教学设计应以课堂活动事实为基础,贴近学生,具有可行性。
2.特色教学设计应对课堂活动作出具体叙述,能够体现出教学思想、教学观点、教学原则和有特色的教育技能。
3.所有报送的课堂教学特色教学设计,稿件文责自负,严禁抄袭,一经举报或被发现抄袭者,将取消其参评资格并进行通报。
4.教学设计封面页请提供以下信息:课题、年级、作者姓名、工作单位、
5.内容格式不作统一规定,但一般应包括(1)教材分析(2)教学目标(3)教学准备
(4)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等。
教学设计方案 篇5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4课。
前一课《水结冰了》和这一课《冰融化了》探究的是水的液态和固态之间的变化。本课内容分为观察冰的融化和加快冰的融化两部分。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在前一节课的学习中,知道了水在0摄氏度的时候开始结冰。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实验观察能力和记录实验数据的能力,能够通过小组合作等办法解决一些探究中的问题。
三年级的学生,实验方案的设计对他们来说有难度;在数字实验设备的使用上,熟练程度不高。但是《温度与水》这单元的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学生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学习兴趣浓厚。
(三)教学环境分析
在数字实验室中、网络环境下开展教学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2.理解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冰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
1.观测并记录冰块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和现象,以及冰块周围空气的温度变化情况。
2.设计、选择、应用一个快速融化冰块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
2、意识到保护环境、低碳生活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观察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解决策略:利用数字实验设备的准确性,观察记录冰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
(二)教学难点:冰融化成水的实验设计
解决策略:学生利用站、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小组合作,探讨设计实验方案。
四、教学方法、过程及整合点
(一)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已知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分析和探索,使学生在实践中亲自体验实践出真知的重要性,形成愿意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去解决问题的科学价值观。本节课的教学就尝试采用实验探索、问题启发式教学法,加强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使学生通过亲自参与探究冰融化时的温度变化情况和周围空气的温度变化情况的全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他们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得到发展和提高。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环节说明
1. 创设情境引入
多媒体播放一段冰雪消融、春暖花开为主题的视频,提出问题:那厚厚的冰雪在什么条件下就融化成水了呢?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冰雪消融、春暖花开的美景,培养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将冰雪融化需要吸收热量的道理暗含其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体现从生活走向科学的教学观念。】
2. 观察冰的融化
(1)学生猜想:冰在融化的过程中,温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对周围空气的温度有没有影响呢?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提出问题。使其乐于对周围生活中的现象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
(2)实验器材准备:数字实验设备安装及使用注意事项。并说明冰块融化需要的时间比较长,课上选择了融化过程中的5个阶段(全冰、冰多水少、冰水各半、冰少水多、即将完全融化,5杯)进行观察和测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数字实验设备,以得到更准确的数据,顺利完成实验。培养学生良好的仪器使用习惯和实验操作习惯。】
(3)设计实验方案:学生登录主题网站,充分利用实验器材,小组合作探讨实验方案。教师给出实验提示。【设计意图:针对学生年龄特点、教学难点,铺设台阶,体现由扶到放的过程。小组合作探讨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互帮互助的精神。】
(4)小组合作,探究实验,填写电子实验记录单。大屏幕轮流监看各组实验情况。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探究,经历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熟练使用数字实验设备,直接在数字实验系统分析软件里填写实验报告,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5)转播发言学生屏幕,全班交流,总结。
【设计意图:让学生表达探究结果,参与评议,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交流、分享。】
3. 过渡
多媒体播放贵州雪灾视频,提出新的问题:你有什么办法让冰融化得快一些吗?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经验和以上结论,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 加快冰的融化
每组准备两袋冰,一袋自然融化,一袋采取措施,加以比较。又准备了木板、吹风机等多种工具和材料。学生浏览主题网站上的规则,分组进行对比实验,并总结。
【设计意图:设计、选择、应用一种办法,解决问题。注意对比实验的要求,并在实验中注意分工合作。得出结论:只要提供更多的热量就能加快冰的融化。】
5. 环保教育
多媒体播放全球变暖视频,引出低碳生活的概念。学生登录主题网站,浏览或在线交流.
【设计意图: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延续性的,不能只局限在一节课的40分钟里。给学生间的交流与分享提供平台。】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