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献血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时间:2024-09-24 11:43:16
年度献血先进个人事迹材料(精选7篇)

年度献血先进个人事迹材料(精选7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事迹吧,事迹以先进对象的先进事迹为主要内容,以叙事为主要表达方式。那么事迹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年度献血先进个人事迹材料(精选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年度献血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篇1

某某先后22次无偿献血,总计4400毫升,已是一个成年人所拥有的正常血量。您对社会和他人的爱是如此的饱满而深沉,社会回报给您的除了那枚无偿献血的银质奖章,还有一张张重现阳光的笑脸,这阳光来自于您的奉献。某矿机运工区女工某某,自1990年以来,先后22次参加无偿献血,总献血量已达4400毫升,是一个成年人所拥有的正常血量,这在全市的女性当中,是为数不多的。她用自己的爱心和热血,挽救了一个个垂危的生命,连续多次出席参加某市、集团公司的表彰大会,并获得某市颁发的无偿献血银质奖章。

说起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时的情景,某某记忆犹新。那是1990年的冬天,某矿组织人员参加徐州市的义务献血活动,某某主动报了名。当时她丈夫在皮带工区当区长,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家庭,某某便将年仅一岁小女儿托付给年迈的母亲照顾。在血站,当某某挽起衣袖时,年轻的护士却怎么也找不到血管,某某笑着对护士说:“别着急,慢慢来,实在不行再换另一个胳膊”。放松的心态让护士紧张的心情也松弛下来,200毫升鲜血顺着导管缓缓地流入采血袋中。

1993年至1998年期间,某某曾先后12次到某市献血中心无偿献血。由于当时受医疗设备限制,每次献血时,某某必须提前两天到献血中心采集血样,等待化验结果出来后,才能献血。这无疑给远离市区的某某带来一定困难。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某某只要接到献血中心的电话,就义无反顾的自费到某参加义务献血。而且每一次献血回来后,她都偷偷的将休假证明藏进口袋里,从没有因参加义务献血而影响正常工作。

1999年以后,市区内配备了多台献血车,这更加激发了某某的献血热情,她多次利用到市区办事的机会,参加义务献血。由于某某血管较细,每次献血时,总免不了要挨上两、三针。每当有人问起献血痛不痛时,某某都会说:“当想到所付出的代价是救活了一条生命,你还会在意那一刹那的痛吗。”

某某无偿献血的行为不仅感动了社会,而且感动着其家人,在她的感染和带动下,现在广州第一军医大学读研究生的大女儿某某某自20xx年以来,先后三次义务献血600cc,多次受到部队嘉奖。

  年度献血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篇2

兴化43岁的农民吴红友,6年来献血12次。因无偿献血的量较多,他荣获了由泰州市卫生局、泰州市红十字会颁发的“1998~20xx年度泰州市无偿献血奉献奖”。吴红友说,他的目标是义务献血到55岁,争当兴化献血第一人。

第一次献血,有些害怕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兴化市大垛镇保宽村,见到了这位体格魁梧、面色黝黑却有些腼腆的农民吴红友。当听说是专门来采访他时,他觉得很意外。

“第一次献血是20xx年5月23日,被朋友拉着去的,当时看到采血车还有些害怕。”说起第一次献血,吴红友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他说,当天他到大垛医院找一位朋友,正好医院在举行义务献血活动,采血车正停在院子里,好多人都挤在车里献血。

“你也去献点血吧,当为国家作点贡献,还能救人性命。”朋友边说边拉着他往采血车走。

“其实我当时挺害怕的,因为以前听人说献血对身体不好,而且那个时候马上就要农忙,怕影响了农活。”吴红友说,后来这位医生朋友对他说,献血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并看到朋友身先士卒后,他才撸起袖子。后来,身体的表现也证实了献血并没有影响到农忙。

也就是这次献血经历,让吴红友“上了瘾”。如今,他已经坚持献血6年,每年2次,献血量总计达到3000多毫升。

争当献血第一人

有了第一次的献血经历后,吴红友下定决心,一定要坚持下去。对每年2次的献血,他非常重视。每天能喝半斤酒、喜欢吃肥肉的他,在献血的前三天会“戒酒吃斋”,并自费到医院检查肝功能、血糖、血脂等。如果身体没问题,就会从大垛乘车到兴化献血。

吴红友说,有一次到了献血的时间,他乘车去兴化,可是没能找到采血车,后来他连续跑了几趟才把血给献掉。后来为了方便联系,他跟采血车的工作人员要了电话号码,每次去的时候都提前打电话。

去年12月份,吴红友的儿子结婚,赶巧的是他献血的日子也在这个月。因为忙儿子的婚事,耽搁了献血的时间,等儿子的婚事结束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兴化献血。

“有些人可能觉得做这种事,吃力不讨好,其实我知道,自从献血后,我的身体是越来越好了。”吴红友说,以前他血压、血脂偏高,现在检查看,都恢复了正常,降压药已经停了1年了。

“以前家里只有妈妈不支持我献血,现在看到我的身体好了,她也不说什么了。”吴红友说,他有一个目标,就是坚持献血到55岁,争取当上兴化献血第一人。

  年度献血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篇3

xx,宁波xx水泥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助理,也是xx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无论在本职岗位和社会志愿奉献岗位,十年如一日的进行着献血事业的奉献。

他医学专业,学生时代就开始献血,进入企业工作和志愿者服务行业后一直没有间断过献血事业,特别在xx企业文化和志愿者活动的熏陶下,他积极响应区献血办的号召,带领广大志愿者和企业员工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有力地推动了xx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特别是2011年,他从个人参与到组织发动,形成了点面结合、习惯互动、定时定点的多向献血涡流,特别在捐献成份血上形成了的强劲捐献人流。

一、思想上重视,行动上执着

xx志愿者协会都十分重视无偿献血工作,xx作为献血大队的主要负责人,始终将其作为“服务社会,拯救生命”的一项重要任务,认真对待,精心组织。不仅带头参与无偿献血,还一年多次进行大型组织,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开展宣传,使广大志愿者和社会广大群众了解无偿献血的重要意义,增强自愿无偿献血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据不完全统计,08年来,区志愿者在xx的带领下无偿献血达10685多人次。捐献血小板达到2056人次。2011年,全区志愿者无偿献血达2569多人次。捐献血小板达到325人次。

二、深入宣传,现身说法

xx通过对人群的调查,认为大部分人不愿献血的原因是对献血知识不了解,担心献血后会有负面影响出现。还有现在对献血的网络分歧很多,有些人为了某种目的在网上散布献血的坏处,打击了好大一部分人的积极性。为此,他多次举行献血知识宣传、特别在大型活动中宣传,并在xx各大门户网站进行文字发表,普及推广献血知识。多次在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地进行宣传讲解、公益演出等,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献血观念。他还利用各种会议和活动进行现身说 ……此处隐藏7252个字……也促进社会文明关系;提高当代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识,从而坚定和树立我校师生奉献爱心光荣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无偿献血是一种奉献爱心的表现,正所谓:有了爱,世界才变得完整;有了爱,世间才如此美好;有了爱,生命才充满意义。

因此,只有奉献爱心,才能铸就和谐的社会。

  年度献血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篇6

三明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会长林瑞班,长期坚持无偿献血,已累计达129000毫升,相当于25个成年人的体内血量总和,先后荣获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中华慈善奖、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等称号。

一、带头组织,创建全国首家无偿献血民间组织。

1998年5月9日,由林瑞班发起的献血协会正式成立,在全国开创了用志愿者形式推动无偿献血事业的先河。

二、全身心、全方位,投入无偿献血宣传。

作为协会会长,林瑞班把大部分业余时间都投入到公益事业。他带头捐献机采成分血。他应邀做报告,省内外许多地方纷纷向他取经,办起了献血协会。1999年起,他在互联网上用“无偿献血者”的网名宣传无偿献血,发起“网络宣传献血捐髓世界行”活动,已在5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3000多个网站进行了宣传。他创建的网站“爱心献血屋”点击量已超过70万人次。

三、精心策划,让协会成为三明人的“爱心团”。

1998年11月,林瑞班发动志愿者组成福建省首支无偿献血应急队。应急队为三明市首例骨髓移植等多次应急用血提供了充足的血源。协会个人会员1400多人、团体会员37家。2004年以来,三明市的临床用血已完全来源于无偿献血。

四、身体力行,做好爱心表率。

2003年5月,林瑞班与周翠林举行“献血婚礼”,并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福建省分库提供了头两例造血干细胞样本资料。他还将个人的用血指标捐献给见义勇为基金会、与敬老院的一位残疾老人结对子、长期资助5名特困儿童上学。2000年3月,三明市开展向林瑞班同志学习活动。

志愿者心得

“我感觉,我参加无偿献血算是一件很小的事,对我来说,是一件举手之劳的事。但我们献出的血对病患者来说,可以挽救他们的生命,我觉得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也非常值得我一直坚持做下去。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年度献血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篇7

“既然献血无损身体健康,还可以拯救生命,又何必吝啬自己的血液呢”“既然身体允许能献400ml,又何必献200ml”这朴实的言语道出了一颗善良的心,正是这朴实无华的一颗爱心使得机械化公司的宋薏飙一次次的走进市中心血站。

宋薏飙同志的血型为RH阴性血,就是我们俗称的“熊猫血”。也许大家并不了解什么是RH阴性血,但是从它的俗称我们可以判断出这是一种稀有血型,否则老百姓也不会给它冠以“熊猫血”的称号。据国家资料显示,这种血型多出现在少数民族,而汉族出现的比例仅是0。3%。就拥有这种血型来说宋薏飙是幸运的,而就拥有这种血并且愿意用这种血去救助他人的意义来说社会是幸运的,是宋薏飙用大爱谱写了这一特殊的幸运。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宋薏飙的大爱,笔者走进了机械化公司,走进了他的故事。

爱的缘起,生活细处显本性。

走进机械化三公司,提起宋薏飙大家都知道,我还没有来得及拿出记事本他的工友们就热情的要带我去见他。可我决定还是从他身边的人来慢慢走进他。同事们说他是一个老好人,谁有困难只要他能帮得了的绝不推脱;工友们说他是一个热心肠,工作中谁要是需要帮助他二话不说;领导们说他是一个踏踏实实的好司机,在工作中一丝不苟,勤勤恳恳,数十年如一日的奉献。听了大家的介绍我有点迫不及待的想见到宋大哥本人了,隋书记大概看出了我的心思,立刻让人去帮我叫宋薏飙大哥,此时无数的光辉形象在我脑海中闪现,我努力的想拼构出一个无私奉献的人物形象。等待中隋书记告诉我说:“小宋他虽然不善言谈,但是这么多年来对待工作从不马虎,我们都认为他是一位好司机”。话音刚落,一个冒着热气的人来到了我面前,外面冷我想他一定是跑着过来的怕我们等得着急,我细细打量着面前这为老大哥,短头发,大眼睛,眉宇间显出几分羞涩。这张熟悉的面孔我似曾相识,对了,上次我在修车院里看到在地上擦汽油的就是他,当时他开车进来补胎,无意中汽车的油漏到了地面上,他停好车后,拿起纸蹲在那里一点一点的仔细擦,还对我说现在是5s管理,我们要提高自身的素质维护好大家的工作环境。我向他提起这件事,他似乎也想到了什么,表情放松了许多。简单的对话让我感受到宋大哥如今无偿献血的大爱并不是没有根据的,是他的本性所在。他对工作的热爱,对工友的关爱,点点滴滴小事中都彰显了他爱的本性。

爱的印记,无偿献血颂辉煌。

宋大哥85年参加工作,至今已经有27个年头了。要说岁月留给他了什么,除了生命的日臻成熟那就是一条条的献血记录了。还记得第一次献血时,他并不知道自己的血属于“特殊血型”,后来通过医务人员的介绍他才知道这种血型非常稀少,对于血液需求者来说是非常珍贵的,他离开时便主动给血站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可没有想到,这一联系就联系了20几年。在这20几年来宋大哥的献血行为从未间断过,从最初的公司组织到现在血站的随叫随到,从最初的200ml到现在的400ml,宋大哥没有半句怨言。聊天中他说:“既然献血无损身体健康,还可以拯救生命,又何必吝啬自己的血液呢”,他觉得按规定献血既有利于自己的身体健康又能够去造福他人,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更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这些年来宋大哥一共献血6000ml,我们暂且不去细究他救了谁,单就这个数字就足矣震撼我们,我们按救一个人需要800ml血液,那么到目前为止宋大哥已经救了将近8个人,他的爱延续了8条生命。他的血液不仅流淌出了自己的精彩生活也装点出了别人的美好未来。更值得一提的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宋大哥还代表内蒙去北京献了血。宋大哥说无偿献血是他一生的荣耀,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虽然不是很富有,但是依然拥有一颗大爱之心,无偿献血满足了他帮助别人的愿望,他的血帮助其他生命之花开的更灿烂更绚丽。他的血也让他的生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爱得呼唤,—助人为乐扬正气。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宋薏飙在精神世界是一位达者,他没有独善其身而是积极鼓励身边的人和他一起去献血。遇到爱,传递爱这是我们每个人向往的社会关系,我问宋大哥:“假如您的女儿去献血,您同意吗?”宋大哥用坚定的语气告诉我:“同意,我非常鼓励我的女儿去献血,这样可以培养他助人为乐的意识。”多么朴实的回答。的确,宋薏飙的大爱举动是一声爱的呼唤,唤醒了人们的良知,唤醒了社会助人为乐的意识,更唤醒了社会的正气。

与宋大哥的交谈中他朴实的言语深深的感动着我,他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说的字字激荡人心。献一次血容易,难的是坚持不断的献一辈子。宋薏飙同志他坚持无偿献血的大爱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在我心中他就是英雄,英雄不一定要惊天动地,也可以在平凡中伟大,我也深深的坚信每一个无偿献血者都是英雄,他们用自己的无私与爱心美丽着这个社会,浇灌着一朵朵绚丽的生命之花。

《年度献血先进个人事迹材料(精选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